一、茶園選址
1、土壤條件:土層深厚(在60厘米以上)、肥沃,排水良好,PH值在4.5——6.5(最佳值為4.5——5.5),且土壤衛(wèi)生指標和重金屬含量符合生產(chǎn)要求。
2、地形條件:選擇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,,以坡度3——5度最為適宜,同時考慮當?shù)厮?、交通、燃料、勞力等條件。
3、環(huán)境條件:茶園周邊及上風口(或河流上游)沒有污染源,遠離城市、工廠、居民區(qū),空氣質量達標。

二、茶園規(guī)劃和開墾整地
1、園地規(guī)劃:堅持“遠景規(guī)劃、合理布局、因地制宜、適當集中”的原則。既要考慮茶樹生長對生態(tài)條件的要求,又要考慮園、林、水、電、路綜合配套。構成經(jīng)濟使用、生物多樣化、生態(tài)立體化的農(nóng)業(yè)格局。50畝以上的要考慮就近安排管護房、加工廠。
2、開墾整地:一般以伏天開墾整地為宜,按照深寬60cmX60cm標準深翻整地,配施EM原露堆肥做基肥。坡度10度以下的平地,建立直行茶園,10——20度的緩坡地,建立等高條植或寬幅梯層茶園,20——25度的陡坡地,建立窄幅梯田茶園,梯田外高內低。
三、茶苗栽植
1、良種選擇:品種是是茶葉優(yōu)質、高產(chǎn)、高效的基礎。在種植茶樹時,要選用豐產(chǎn)性、優(yōu)質性、抗逆性、適制性及對主要病蟲害抗性強的茶樹良種。在選種時,應充分了解良種的特征特性,要做到良種對環(huán)境的要求與當?shù)貤l件相適應,良種的適制性適合當?shù)夭桀悾⒁庠?、中、晚生品種的合理搭配。選擇茶樹良種應該以無性系茶樹良種為主,有性系茶樹良種為輔。全縣重點推廣的茶樹良種有龍井43、龍井長葉、浙農(nóng)113、白毫早、中茶108、信陽10等,適當發(fā)展安吉白茶。 2、良種種植:茶苗一般分為秋栽和春栽。秋栽在霜降前后,春栽在驚蟄至春分之間,不要太遲,否則會影響成活率。單行種植以行叢(株)距1.5米X0.3米為宜,雙行種植以大行距1.5米,小行距和叢距均為0.3米為宜。栽植要求:即時、沾漿、定植、夯實、澆水、封土、定剪、蓋草。
四、茶苗栽后管理
1、澆水管理:新栽茶苗對水分要求特別嚴格,旱時需及時澆水,特別是栽后兩個月內和伏天遇高溫干旱,應及時澆水,遇陰雨天應及時排水,茶苗最怕漬害。
2、間作除草:在距茶苗15——20cm處可間作綠肥或淺根經(jīng)濟作物,增加茶農(nóng)收益,同時,對茶苗起遮陰作用。發(fā)生雜草時要淺鋤除草,切忌不要傷及茶苗根部。
3、修剪與防蟲防?。翰杳缭诹⑶锴伴L到25cm以上時,可進行定型修剪,剪去25cm以上部分,利于增粗發(fā)新枝,注意防治病蟲害。
4、施肥:茶樹栽后第一年,以無害化處理的EM堆肥為主,配合沼渣、沼液等,盡量不施用無機肥。
5、適時間苗補栽:補栽時間是晚秋和早春,注意補植同品種、同齡茶樹,在缺苗處挖好穴,將苗帶土塊移栽。

種植茶葉的另一種方法
1、結合淺耕清除雜草:6月份結合淺耕,在疏松行間土壤的同時,及時清除茶園雜草,并埋入土中。以減少雜草對土壤水分和養(yǎng)分的消耗,特別是茶樹長勢弱和缺株斷行多的茶園,更須重視。
2、鋪草:要注意鋪草的時間、厚度和方法,應在出梅之前進行鋪草,茶園鋪草以鋪蓋后不見土面為好,一般厚度為8-10厘米。鋪草之前,茶園應先行中耕除草,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能力。對平地或梯級茶園,可進行散鋪;而坡地茶園,則應采用順坡向橫鋪的方式,并稍加泥土壓蓋。鋪草對防治高溫、干旱、水土流失及抑制雜草滋生有良好的效果。
3、養(yǎng)蓬:春茶結束后應重修剪等改造的茶園,夏茶要進行養(yǎng)蓬,一般要留養(yǎng)夏茶,重點為明年春茶生產(chǎn)打下基礎??蓢娛?/span>EM原露500倍活化液可使植物桿莖粗壯、葉片肥厚、葉色鮮嫩、植株茂盛,天然品味濃。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,減少農(nóng)藥化肥用量,降低殘毒。
4、6-8月是各種病蟲害發(fā)生的高峰期,我縣茶葉生產(chǎn)中主要有小綠蟬、螨類、茶毛蟲等為主,因此,必須及時掌握蟲情,根據(jù)害蟲發(fā)生情況加以防治,根據(jù)無公害茶葉生產(chǎn)標準,選擇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的農(nóng)藥,同時結合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。噴施生物殺蟲劑可與根外追肥配合進行。
5、特別是去年新發(fā)展的無性系良種茶園,一定要做好抗旱準備,有條件的地方要用滴管澆水,確保茶苗的成活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