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編語:這些天不少客戶分享了他們制作EM堆肥的視頻。我記得去年曾在微信公眾號上刊發(fā)過日本越光米采用EM技術(用精肥種大米)連續(xù)兩次榮獲世界吉尼斯"世界最有價值米“稱號!日本國內市場價格每公斤11304元,約合人民幣700元。文章刊出后,就有一些黑龍江的種糧大戶在去年秋收后用EM原露制作了一批堆肥用在今年的稻田里,從對方分享的圖片看到,目前稻田長勢良好。

圖為黑龍江齊齊哈爾訥河市弱堿生態(tài)富硒稻田,底肥用了EM堆肥。
莊稼一枝花,全靠肥當家。接下來,我們就聊肥料的制作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來考慮,為明年的增產增收做準備。

秸稈還田(可做基肥)
秸稈焚燒污染空氣,危害人體健康。如何變廢為寶,讓秸稈發(fā)揮更大的效益?有益微生物的加入,可以讓秸稈還田促進土壤有機質及氮、磷、鉀等含量的增加,提高土壤水分,增肥增產作用顯著,是促進農業(yè)穩(wěn)產、高產、高速,走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道路的重要途徑。
秸稈水份蒸發(fā),葉片失水而不掉落,此時粉碎時機最佳。用EM原露發(fā)酵秸稈。具體使用方法:牛糞(豬糞、雞糞等畜禽糞便)60公斤,稻草(秸稈)30公斤,米糠10公斤,EM原露一瓶(1000CC),選擇大棚或是一塊空地,空地要考慮在地面鋪一層塑料皮以免被雨水浸濕發(fā)酵物。先將牛糞鋪一層,然后將秸桿鋪在牛糞上一層,用原露噴灑在秸稈上,再鋪一層米糠,又一層牛糞,一層秸稈噴灑原露,以此類推。最后用塑料皮將這堆發(fā)酵物蓋嚴實。放置1—3個月。在約1個月左右的時間,需打開發(fā)酵物進行攪動,以免發(fā)酵物內部溫度過高,微生物不活躍。(量大可以用推土機來操作)
如此操作后,秸稈還田的土壤在短時間內變的有益菌群充盈、土壤潔凈、松軟。同時秸稈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質,還田后生物量大大增加,土壤生物活性強度提高。隨著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強,生物固氮增加,促進了土壤的酸堿平衡,養(yǎng)分結構趨于合理。
固體發(fā)酵物制作(波卡西)
固體發(fā)酵物在EM技術里是一個獨立的分支。比如藥有藥引子,那固體發(fā)酵物也可以當成是微生物發(fā)酵技術的“引子”。備上這樣一件東西,既可以制作堆肥用于種植業(yè),時不時還能給樹治病,又可以當作飼料讓動物胃腸道吸收更好(比例是1-3%左右)。
準備材料:米糠100公斤 EM原露一瓶 紅糖(糖蜜)200克 可裝100公斤米糠以上的大容器 井水(或者自來水)20升—25升 大小桶子各一 干凈的塑料皮或袋子
制作方法:先將100公斤米糠倒入大容器里,將200克紅糖(糖蜜)用少量開水化開,倒入20升的井水(或者自來水)中,用量杯取200毫升EM原露放入井水中,稀釋制成100倍的EM原露活化液,將EM原露活化液倒入米糠中,用手或是勺子在容器中將米糠進行攪拌,以米糠捏成團狀一碰即散為宜,將米糠用塑料袋包好放進大桶中密閉厭氧發(fā)酵。室溫約為20℃—38℃的地方為宜,約2—4周左右時間,會散發(fā)出帶酸甜的濃郁酒曲香味,表明發(fā)酵成功。(生產多少波卡西可以以此類推)
波卡西3%添加飼料97%左右拌勻,可用于養(yǎng)殖業(yè)中牲口的喂養(yǎng)。此外波卡西還可用于堆肥的制作,以縮短發(fā)酵時間。

圖片說明:EM原露客戶提供自制米糠發(fā)酵物的制作
發(fā)酵糞水(可做追肥)
按EM原露1:紅糖1:糞水200的比例混合攪拌,蓋上薄膜,每1—2天攪動一次,5—7天即成,用時加水200—500倍稀釋使用。
注意事項:
1.應根據(jù)土壤類型的不同,配合EM原露施用其它補充性肥料,更能發(fā)揮EM原露的效能。
2.依照植物的生長規(guī)律,掌握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前利用EM原露參與基肥、種籽及幼苗處理、追肥與防蟲等系列生產手段,可取得最佳增產效果。
發(fā)酵淘米水(可做追肥)
家庭淘米水經(jīng)EM原露發(fā)酵后,可用于菜地和盆花(稀釋500倍噴灑),又可將其流入下水管,消除污垢,凈化除臭。發(fā)酵方法是淘米水2公斤放50毫升EM原露和等量紅糖,攪拌后密閉厭氧發(fā)酵。
發(fā)酵堆肥法(可做基肥)
用EM原露發(fā)酵堆肥方法:米糠,麥麩,秸稈粉、干畜禽糞便(粉碎)等有機原料總量500-1000:EM原露:紅糖1,加適量井水,先用熱水溶化紅糖,倒入水中,再加入EM原露混勻,然后與原料混合拌勻,堆垛壓蓋嚴密封或池坑密封厭氧發(fā)酵,兩到三個月后,有酒曲香味或白色菌絲出現(xiàn)即發(fā)酵成功。

圖片說明:綠色生態(tài)種植戶提供堆肥的制作
1.溫度控制:堆肥化過程中,初期溫度急速上升至60℃以上,可殺病蟲害及雜草種子等,其后自然降溫至40℃—50℃上下。
2.碳氮比及其時效性:粗纖維質太多以致碳氮比太高時,發(fā)酵緩慢、溫度太低,此時可添加高氮材質如雞糞、豆粉、魚粉、酒糟、尿素、硫銨等,即可提高溫度。如果高氮材質添加后,溫度仍不能上升時,注意水分、空氣的提供是否正確,溫度仍舊不上升時,必須添加糖蜜及淀粉類等容易分解的快速碳源,以彌補粗纖維質分解緩慢的缺點。
3.pH:pH5.5—8.0均適于堆肥發(fā)酵。pH值太低會使溫度下降。通常堆肥初期pH值下降,其后漸升至中性或微堿性。pH值過低時可添加少量消石灰、蝦殼粉、粗糠熏炭等。
4.木屑亦可用于制作堆肥,但因其為抗成長物,在堆肥中所點的配比限制在10%以下。
5.微生物肥料制作失敗主要原因是水分調節(jié)不當。水分過高(50%)或溫度過高(50℃)發(fā)酵時容易腐敗。發(fā)酵溫度50℃為上限。水分30%與40%時,發(fā)酵時間會不同。水分少,則發(fā)酵慢。發(fā)酵溫度降低至30℃時,可補充些水分,以提升發(fā)酵溫度,發(fā)酵20天。出現(xiàn)腐敗臭味,呈現(xiàn)氨發(fā)酵時可加入些木炭或沸石,若這樣仍有臭味,可加入光合細菌。
6.密封:要壓實,密封,不漏氣,防鼠咬。如果使用霉變料發(fā)酵廢物利用時,更要注意發(fā)酵要充分,霉異味完全被清香味取代,并且霉斑點消失為最好。
1.溫度:堆肥加水潤濕,整包放置兩天后,完熟者,不再發(fā)熱或只微溫而已。
氣味:加水潤濕(約60%)三天后,完熟者,應無惡臭。
2. pH :完熟堆肥接近中性或微堿性。
3.發(fā)芽:加20倍溫水于堆肥中,一小時后,攪拌、靜置,抽取液體用棉花飽吸后,播種子于棉花上,成熟堆肥液可發(fā)芽生長。
4.播種:直接播種菜苗于百分比不同之堆肥培土中,觀察其生長狀況后使用。
另:發(fā)酵過程中,抽樣化驗C/N比之下降情況。
延伸閱讀:
我們人類三餐吃的飯菜都是有機物質,可以通過消化液把它分解成為簡單的物質,如氨基酸或葡萄糖之后,才能被吸收利用而進入血液,供人體生理機能所需。植物也需要有機養(yǎng)分,可是植物沒有消化液,所以必須依賴微生物來替它分解為氨基酸、葡萄糖或更簡單的物質,然后才能吸收利用。
譬如人類除了三餐營養(yǎng)要充分之外,如果每天再補充一點維他命更好,植物也一樣,主要營養(yǎng)必須依賴有機肥,再利用少量化肥來作肥培管理上的調節(jié),就能更稱心如意地調節(jié)作物生長,希望作物芽葉生長,則稍加化學氮肥,催花催果則利用氮磷鉀三元素的比率來調節(jié),這就正如人類牙齦出血時,利用維他命C來治療一樣,維他命對人類健康有好處,正如氮、磷、鉀對植物一樣,但是我們卻不能放棄三餐,而每天只吃維他命過日子,如此反而會妨礙健康,作物亦同理,如果放棄有機肥而完全依賴化學肥的話,長期下來,土壤板結固化,根系不發(fā)達等就會問題多多,植物生長就不好。
所以照顧作物就像照顧人類自己一樣,三餐要營養(yǎng),最好再吃一點維他命更好,這就是植物施基肥與追肥的道理,基肥下足,植物的“消化液”~有益微生物菌群補充充足,后期缺什么補充什么就好,即補充植物的“維他命”。身體健壯的人,吃不吃維他命影響不明顯,那么只要三餐營養(yǎng)平衡就夠了。植物與動物是一個道理,只要土壤健康,微生物菌群、菌相穩(wěn)定,只要在有機肥中,考慮到作物營養(yǎng)的均衡性,那么化學肥料就不再是絕對需要的了,如此就可做到逐年減少化肥用量,達到土壤改善、成本降低的目的。
一言以敝之,當下農作良性發(fā)展循環(huán)的實際境況,有機(必需)+無機(適量)+微生物(必要)=生機(無限)。(本章部分內容感謝鄒乃雁的提供)